A. 預前知識和基本概念部分
第一節:開篇語和抓包不求人
1. 本節節對本套節程的學習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。一方面對整套節程大綱進行介紹,同時對如何更好的提升和學習性能測試給出了一些建議。
2. 抓包不求人主要闡述抓包的意義和方法
3. HTTP協議解析
4. 抓包常用的工具—httpwatch、fiddler、科來三種工具的介紹
5. Firefox和firebug介紹
第二節:操作系統--最熟悉的陌生人
本節節主要通過一些例子喚起大家對操作系統的重視,以便讓大家更清楚的認識到,對自認為熟悉的操作系統是多么陌生。底層的操作系統決定了對許多技術的理解,也是很多測試人員最容易忽視的。
第三節:時間都去哪兒了
本節節詳細闡述一個網絡請求所可能走過的所有路徑,為未來定位問題打下理論基礎。讓大家建立一個思維,只要數據流過的地方,都有可能成為制約其速度的可能。
B. 性能測試和Loadrunner部分
第四節:性能測試的今生前世
主要闡述測試發展演化和不同類型人群眼中的性能測試。同時對包括并發與并行、并發用戶數與在線用戶數、PV與UV、TPS與響應時間等性能測試領域的概念詳細闡述。同時,對加強性能測試的提升和開展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進行描述。
第五節:未雨綢繆--性能測試工具
1. 性能測試與性能測試工具的關系
2. 性能測試工具選型原則
3. 不同性能測試工具的優缺點
第六節:初識loadrunner
1. Loadrunner基本介紹和組成
2. Loadrunner錄制原理方法和腳本目錄結構
3. 結合HTTP協議,對Loadrunner運行時設置采用實例方式詳細解析.
4. 闡述如何閱讀官方文檔和文檔閱讀方式
第七節:loadrunner腳本開發和常用函數
1. 基于http協議的腳本開發
2. Loadrunner腳本的結構和運行過程
3. 簡單C語言和常用函數解析
4. LoadRunner中常用函數解析
5. LoadRunner中的日志體系和錯誤處理機制
6. LoadRunner與DLL
第八節:事務與參數化
1. LoadRunner中事務的概念和使用場景
2. 事務中wasted_time和常用事務函數解析
3. 參數化的概念和使用場景,通過實例詳細解析Loadrunner中各種參數化方式的使用場景和方法
4. LoadRunner中變量和參數轉換解析
第九節:檢查點、集合點與關聯
1. 檢查點的基本概念和使用場景,通過實例解析檢查點使用方法
2. 集合點的概念和使用場景
3. 關聯的含義和使用場景,通過2個真實案例詳細解析如何進行關聯操作。案例中會綜合前面學習的關于抓包、協議的知識,將一連串的知識串起來進行更深入的解析。
第十節:運筆入神--性能測試計劃的編寫
1. 通過本節節不僅提升編寫性能測試計劃的能力,也給出文檔編寫的一般原則和技巧,提升職場文檔編寫能力。
2. 性能測試計劃的組成部分
3. 編寫性能測試計劃的注意事項
4. 通過案例解析性能測試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原則
第十一節:學以致用--接口性能測試案例
1. 通過一個真實的接口性能測試案例,展示性能測試腳本開發過程。
2. 闡述腳本開發的原則和思想
3. 將XPATH、字符編碼轉換、抓包、關聯、協議等相關知識整理和靈活應用,解析腳本開發中的問題。
第十二節:LoadRunner中的Controller和Analysis
1. Loadrunner中Controller的使用方法
2. 闡述Controller的運行機制
3. 集合點、負載生成器、場景等關鍵概念的解析和使用方法
4. IP欺騙的原理和使用方法
5. Analysis核心概念和關鍵圖標的解讀
6. 拐點和圖表合并
第十三節:性能測試報告的編寫
1. 性能測試報告的組成部分
2. 編寫性能測試報告的注意事項
C. 性能測試高級進階部分
第十四節:Loadruner中的JavaVuser編寫
1. JavaVuser的使用場景和優缺點
2. JavaVuser與基于C語法的腳本的區別
3. JavaVuser腳本結構介紹
4. 編寫JavaVuser的注意事項和線程安全詳細解析
5. JavaVuser編寫過程和參數化
6. JavaVuser腳本與web腳本的轉換
7. 通過一個案例解析如何編寫JavaVuser
第十五節:虛擬與現實的結合-探索Java虛擬機
1. Java虛擬機的引入
2. 一個進程一個世界
3. Java虛擬機內存結構解析
4. 操作系統中的OOM和Java虛擬機中的OOM
5. 如何使用命令行和相關工具監控Java虛擬機
第十六節:掀起你的蓋頭來-磁盤大揭秘
1. 詳細磁盤結構解析和運行機制
2. 闡述磁盤如何表示數據和存儲存儲方式
3. 低級格式化和高級格式化的概念和區別
4. 闡述影響磁盤性能的因素
5. 操作系統如何看待磁盤和并對監控磁盤的命令行工具解析
6. Linux IO調度算法
第十七節:數據交流大通道--內存
1. 內存在操作系統中的位置
2. 內存監控指標
3. 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的含義
4. 虛擬地址空間
5. 一個進程的家庭布局—闡述進程的內存劃分
第十八節:線程的自白
1. 線程和進程的關系
2. 如果監控線程
3. 操作系統中的內核線程和用戶線程的區別
|